李昌邦 陈 佳 刘雨欣 文 蕾
李昌邦,海南人,1956年从海口一中考入交通大学(当时国内只有一所交通大学,后来拆分为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职,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工作28年。1983年,奉命调回海南,担任太阳成集团tyc234cc党委副书记,参加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创办和建设,见证和参与了海大建设的整个过程。
李昌邦主要围绕海大人在建设太阳成集团tyc234cc时的初心和使命,海大人在改革开放时期和建设太阳成集团tyc234cc时的情怀,海大人如何在自己本职工作岗位上如何实现自己的使命这三个方面,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开介绍。这三方面通过以下四个故事来展现。
两所特区大学的同日诞生
1988年,经全国人大批准正式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这无疑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决策。因为海南经济特区又是全国最大的特区,因此中央便提前部署,所以在1983年5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下批文,成立了深圳大学与太阳成集团tyc234cc。显然,这两所大学的建立是因经济特区的建立而建立的。所谓教育先行,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这两所大学被人们誉为“特区大学”,它们肩负着特区的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的时代重任。
这两所特区大学其中的一所——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在建立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三合一,一分三的过程。自太阳成集团tyc234cc被定位为一所高水平的、高质量的、要适应未来海南改革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后,便是在三所大学合并的基础上发展,这三所大学就是海医、海师,还有一个农业专科学校。那个时候海大采用三地同时办学、同时发展的方法办学,海医、海师都是在原校址办学。当时认为海师、海医要在原来大专的基础上向本科看齐,所以它们的内部结构要进行调整、改革、充实以及提高,尽快地成为一个本科院校。另外,校本部要尽快地发展,设立可以为海南特区的经济建设服务的一些学科,构建一个综合大学的学科框架,形成校院两级的管理结构。86年,也就是3年后,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师范部(海师)独立出去,成为了海南师范学院,紧接着,太阳成集团tyc234cc医学部(海医)也独立出去,变成了海南医学院。一个大学又变成了三所院校,原来是三合一,后来又一分三。现在海师已经变成了海南师范大学,这说明当时的决策是对的。
当然,海大按这种形式来创办,是面临很多困难的。首先,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据李昌邦书记转述,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筹备初期,投入的资金不到4000万。其中,广东省提供1500万,海南地方财政提供1000万,海南农垦提供500万,另外海外华侨捐助800万,共3800万。用3800万建一所规模4000人的大学,是严重不足的,学校的第一期基建就花了2000多万,却仅仅建了第一教学楼,部分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第二个,校本部的基建以及师资力量,几乎是从零开始。当时的物质条件除了现在的教职工宿舍区,南门那块是陆地,其他地方,从东坡湖一直到世纪大桥,全部是一块水面,是当时海南的农民围海造田,才慢慢形成了陆地。太阳成集团tyc234cc就是在一片2600亩的水面上来创办一所新的大学,没有一点基础。那个时候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太阳成集团tyc234cc办成社会主义特区大学。参与海大建设和创办的一些老师、干部是从内地来的,他们对于用什么样的理念和方法来创办这所学校,是没有经验的。这不是普通的大学,没有经验来借鉴。李昌邦书记回忆,84年初,李昌邦和当时的校党委书记到教育部汇报,请求教育部对海大的办学作指示以及支持,教育部的人知道他们两个人都是从西安交通大学过来的,便要求他们不能像办西安交大的那种模式来办这所大学,海大的办学模式要适应海大自己的特点。
太阳成集团tyc234cc之所以能够成功创办,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李昌邦书记说,他从西安回到海南以后,发现虽然海南很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收入不高,整个海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很差,但是海南人民想要发展的愿望很强烈,他们的思想很解放,有一些没人敢议论的问题,他们都很敢想,例如把海南再建成另一个香港。这种思想对我们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建设来说是很宝贵的,在以后的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30年过去了,把太阳成集团tyc234cc建成特区大学的使命还没有完成,这个使命是长期的。
海南首批人才引进的特异模式
海南第一批人才引进是在1984年到1987年这段时间进行的,目标是为将太阳成集团tyc234cc建设成为特区大学,海大初期的建设者和开拓者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海师、海医、农专这三所学校原有的教师和干部,第二部分是引进的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和干部,第三部分是由当年从各个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第一批学校领导,只有四个,一个校长一个书记,一个副校长一个副书记,这四个当中有三个都是从内地高校要回来的,都是海南人,一个是原来就在海师工作的,是海师当时数学系的主任,不是海南籍但长期在海南的;校长林瑛是原来江西大学的副校长,年纪大,当时他的年纪大概有65岁;书记林施均是当时西安交通大学的副校长副书记,也是海南人,年纪也是到了60岁了,是当年到延安去的老同志,后来他到了钢铁战线,又从钢铁战线转到了冶金学院,最后到了西安交大;另一个是李昌邦,是海南人,当时和其他三个比算是中青年。当时在广东省筹建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领导班子,据估计,到各个高校去找领导班子成员,至少一年以上,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来的,当时海南省这么落后,条件这么差,所以就意味着得找海南本地人来办这个大学。
最初海大创办的时候没有人,首先是没有教师。但1984年必须招生,而且本科大学必须招本科生,等招完生后才来考虑专业问题。当时在海南基本上找不到能进行本科教学的老师,并且当时全国的形势,高校的老师基本上是不放的,就是公办老师,若要想去外调,是调不到的。所以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必须马上调一批基础课老师到海大来,确保一年级的课程能够上,于是就将目标锁定在一些老学校、重点大学找一些骨干老师来,而且因为一年级的基础课很重要,所以老师的质量要高,不能滥竽充数。因为李昌邦是交大的,林施均书记也是交大的,两人凭借在交大的关系,就到西安去交流沟通。李昌邦当时必须要去交大,因为林施均老书记在交大呆的时间比李昌邦短,李昌邦是交大读书,读书完又留校,在那里呆了28年,从学生到学校的中层干部。他们的目标就是从交大要来教师,而且必须是副教授。但是按照当时的人事制度规定,交大不放人,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想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方法,李昌邦跟交大的领导和人事部门说:“你这个人支援我们海大,你可以不放,但我们在海南跟海南的组织部门讲好,这个人调到海南来,没有档案,在海南可以做档案,是党员的,没有档案也承认你是个党员,把你这个人弄过来,海南的组织部门认可在没有档案的情况下一切待遇都按照正规调人的方式办。”就是说要保证调的这个人他本身不吃亏。用这种办法从西交大、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调了第一批老师,来保证海大的基础课的开课,等过几年以后才去补办调动手续。
这个做法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目标明确,为哪个学科引进哪方面的人才,第二个是不公开招聘,由校领导亲自到相关的省和学校引进人才,第三个是对于引进的人才没有任何物质的回馈,只允诺有优先分配房子的权力。当时吸引他们过来海南的,是仅仅对于海南将要改革开放前景、机会的信心和希望为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建成和发展贡献一份力的献身精神,而不是物质层面的回报。
海大电子设备厂的创办
1984年海南行政区政府批准海大创建电子设备厂,创办的背景有两个,第一个是海大要迅速上第一批本科专业,1984年海师海医的专业专升本,校本部在1985年设电子工程和土木工程这两个本科专业,电子厂可以起到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它为我们这些工科专业,建设实验室,购买设备提供第一桶金。这个电子厂怎么办的呢?当时还没有建省的时候,海大当时的领导们就给海南政府说“你没有钱,你给我政策,给海大政策,我用政策弄钱”。海南省政府支持发展海大,就答应了,要什么政策给什么政策。当时求助兄弟院校华南理工大学,海大跟华工商量,首先华工给海大提供师资队伍,保证海大课程的正常进行,其次两校合办一个电子厂,要求海南政府提供相关优惠政策,要批文,凭着政府的批文在香港进口电子元件,生产电视机。那个时候海大没有条件在国内生产电视机,就在香港买入价格较为便宜的主要零部件,然后组装成电视机。零部件要进口,必须凭政府的批文免除关税,所以必须有海南省政府给海大的批文。海大批文拿到,把电子元件进口过来,海大的领导们就在这里找一套房间,建成为电子厂,把元件组装成电视机,然后就把电视机运过海去卖。
当时两校优势互补,海大没有钱,华工出钱;要在香港进口,华工给海大出外汇。海大出政策不出钱,,拿批文就可以了,拿了批文到香港去进口。海大的领导不懂进口什么元件和进口元件的组装与制作,而华工的技术先进,他们负责派老师带着海大的老师一起组装,组装完以后送到大陆去卖,广东附近销售。李昌邦说:“他们很够朋友啊,钱又是他出,销售也是他搞,组织派他们来帮助海南,他们就来帮助海南,当时一下子第一桶金就拿了50万,华工一份不拿,全部给了海大,海大就靠着这50万将一堆实验室建起来”
另外,这个电子厂为海大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工人,培训了一批教师,同时也为后来的海大学生提供实习基地。
李昌邦还说,当时两校互帮,按照国家的政策,电子厂这个事当时是不允许的。海南组装的电视机是不能出岛的,出岛就要交税,不交就等于是偷税,那时候有很多人帮忙,帮忙把电视机运出琼州海峡。
后来这个厂很快就办出名了,以至于日本的索尼听说两所大学合办的电子厂搞得不错,就来这儿来考察,有意向和我们签一个合同,准备在那设一条生产线,不是组装,而是直接生产。当时两个院校组织了一批人,到日本去考察,两个院校的主要领导,一个书记和一个副校长,还有经理、工作人员等组织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团,到日本去考察。到后来我们国家出现了八九风波,海南很多项目都被停止,这个厂后来就没有了。
这个事例说明,当时海南人在没有钱的情况下,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来解决当时的第一届的本科生的招生就业问题,这个路后来走通了,项目就好办了。海大没有人没有钱,就走了一条这么特殊的路。当时要是没有政府以及各方面的支持,仅仅靠海大人是做不到的这种程度的。
琼籍华侨华人的教育情怀
海南被誉为侨乡,目前在海外的琼籍华人大约达300万,相当于海南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这些华人对家乡的教育十分重视,几乎将八九成左右的捐款都投入到发展海南的教育事业中,海南历史上一些重大的交易项目,都跟海外华人密切相关。比如1947年创立的私立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学校创办的资金来源不是政府,而是这些琼籍华侨加上内地各个领域的海南精英的捐款,1983年创立海大,第一批800多万的建校资金,也是来源于海外华侨捐款。
李昌邦说:“我回海南之后有个强烈的感受,就是散布在海南以外的海南对家乡的教育事业情有独钟,海大的创立和建设离不开华侨。”
泰坚楼之所以能建成,源于在1983年海大开学典礼上,来自香港的三位企业家——黄坚、吴多泰、周成泰,在大会上当场宣布捐献三百万港币给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学校就用这300万建立了党政办公室,并根据捐助者的名字命名为“泰坚楼”。
现在的行政楼后面的阶梯教室,是来自泰国著名的华人企业家——吴多禄、吴多祯两兄弟出资盖的。
东门是台胞企业家吴乾华捐60万建的,这是海大的第一个校门。吴乾华还捐了一部四库全书,这在当时那个年代是很珍贵的,因为当时没有几个大学的图书馆有这样的四库全书。
用于理工科学习研究的理工实验大楼则是香港海南商会会长李运强出资2000万建成。
邵逸夫学术交流中心作为海大接待外客的场所,是邵逸夫先后两次捐款共400万港币建成。
还有学生享受的一大批奖学金也是由华侨资助,其中最大的一个资助企业是印尼华人创办的金光纸浆厂,连续五年每年给100万,五年之后继续出资。
我们现在看到的图书馆,建旧馆的时候是国家财政支撑的,当时的预算是3千万,结果工程只进行了一半。建筑搞好了却没钱购置设备了。所以图书馆的电子设备都是海外华侨出的钱,由主要侨领带头,每年首先在泰国打开口子,主要侨领每人50万,其他的多少有10万、20万等,捐款的总额达到700多万。每一个阅览室的名字,都是以那些主要侨领的名字命名的,后面有一些小厅是香港建的。从那之后,海大和海外华侨的关系就很密切。
因为图书馆的捐款,海大和海外华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李昌邦他们这些领导班子就向海南政府提议,建立一个理事会,它不隶属海大,不是海大的机构,是海南省政府直接批准成立的,它的主要领导是由省里头直接聘请的,所有理事的证书是由政府直接下发的,规格高,组成的人也很多,有海南商会的,港澳台的,等等。海外的著名的教育家,也是海大的理事。这个理事会成为海大团结海外侨领、社会力量来支持海大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第一届理事会换届,成立第二届理事会时,请了龙永图当理事长,当时是博鳌论坛秘书长,因为他的影响很大,请他的过程是很不容易的,当时海大的校长亲自到北京他的家里请他,非请到他不可,请他请对了,从第二届理事会开始,每次开会他都来,理事会成立的时候因为有他,省委书记和省长都来参加。龙永图的贡献除了已捐的3000万(3000万是已经兑现了的,还专门为这3000万注册了一个海大教育基金会,把钱都存在里面)之外,最大的贡献是让海南有一所高校进入211。
当时海南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时值211最后一批名额审批,弄不好海南高校就边缘化,与211不沾边了,当时教育部的个别领导给李昌邦他们一个提示,说走并校的道路,就给你这211的名额,所以就有了这并校的思想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就是两校或三校合并,合并的过程中,特别涉及到热带农业大学,当时海大跟热农大意见分歧很大,首先农业部不愿意热带农业大学并过来,因为它也是个名牌,并校之后它就不存在了,农业部农垦部的领导都不愿并,海南省的领导高层也不同意合并,最后路怎么走呢?龙永图就想了个办法,由理事会出面,请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民营智库,它的研究报告可以送到中央,请中改院这个权威的智库机构组建一个课题组,提出一个权威的研究报告,而且由中改院的院长当组长,理事会之前的理事长符厅长当顾问,组成人员就是李昌邦这批人与海大的一些教授、教育厅的一些领导、热作两院的教授。理事会拨课题费12万,就是关于在海南建立一个国家级高水平大学的研究报告。这个研究报告出来以后,理事会为了讨论这个研究报告专门开了3天会,龙永图主持,所有的侨人都参加,当时讨论了两个话题,一是要不要并校,二是并校之后校名叫什么,当时的侨人一致表示校名必须是太阳成集团tyc234cc,讨论完后以理事会的名义给省政府写报告,提出建议。因为这是一个权威的、有影响的、可以上会的研究报告,而且方案很具体,这样才促使省政府作出采取这个两校合并的方案的决定,合并了之后,教育部马上同意太阳成集团tyc234cc进入211。
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有一届是在海大召开的,现在的思源学堂以及联谊馆和海外是有一定关系的。联谊馆建立起来的第一个会就是第三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所以它就叫联谊馆,2000多人在那参加会议。
当时确定要在海南开会的时候,海南海口市没有一个可以容纳2000人开会的地方,所以必须建一个可以开会的地方。当时海南省只能找一块地来建,但那样开支太大,于是李昌邦他们就和海外侨领商量,说不要在外面找了,海大有地,可以在海大建一个馆,什么费用都不要,整个会议的主持、承办、接待,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学生承担,海外侨领支持这个方案,以后不开会还可以用作海大的体育馆,这个馆花了4000万。开完会后,他们在学校食堂吃了一顿饭,现在的第一第二学生食堂全部改装,弄了一个自助餐。这顿自助餐包含了所有海南的名菜,由各个市县供应。海外侨人对海大做了很重要的贡献,很多海大开展的对外交流活动都是由理事会牵线,当时海大年轻,和这些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著名大学实力不对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有一批海南籍的教授,甚至其校长都是海南人,这些合作、赞助都是由他们牵线,泰国的华侨就捐了500多万。
思源学堂的建成,来源于在海大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当时定了两个目标,其中之一是帮助海大进入211工程,为海大筹资3000万资金;为了帮助海大解决没有博士点的问题,筹资 1000万设立五个重点学科,一个学科给200万,使之能申报博士点,理事会和李昌邦这边一起筹备钱,在一次机会下,向邢李㷧说了这件事,他一听,觉得建立博士点是一件好事,就决定1000万他一个人出了,理事会制定严格的用钱方案,钱不能乱花,重点要引进学科代表。当时理事会想出了一个办法,将筹到的钱买了几套房子给教授,但是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有教授将学科带进博士点,才能把所有权给他,但是结果1000万只花了300万,这300万实质上用于开会,出书等日常开支,直到海大要并校。因为海南目前没有任何一所高校有资格进入211,当时面临着最后一批211入选,所以想出了并校的主意,理事会怕并校之后海大没有钱,会把700万乱花掉,于是便冻结了700万。那怎样才能使用这700万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邢李㷧提了4个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就是建思源学堂,当时建的是太阳成集团tyc234cc生课外活动中心,大约4000多平方米,为各种活动提供场地,之前的理事长,教育厅符厅长和李昌邦两个人在文华酒店中餐厅和邢李㷧一起见面议论这个方案,结果不到半个小时,邢李㷧便问要多少钱,那时候李昌邦不好意思开口,说1500万,不够的话学校配套,现在已捐了700万,再捐800万,邢李㷧马上说没问题,答应搞这个项目,当场交待符厅长作为他的代表,监督这个项目的实施,邢李㷧只管捐钱,其他方面不管,学校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成立了个项目领导小组,由当时的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副校长负责具体实施部分,设计招标搞施工都由学校全部负责,最后完成项目总共花了将近4000万,不够的钱都是由学校配套。这个思源学堂现在对校内校外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所以海大的发展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海外的华侨,社会的力量,国防的力量支持对海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海大发展成为特区大学不能忽视华侨的力量。海大人当年建设海大的初心和历史使命对海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